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事报道 赛事报道

跑马拉松的都是有钱人吗,跑马拉松有钱赚吗

tamoadmin 2024-06-21 人已围观

简介1.跑马拉松能赚钱吗2.马拉松奖金一般多少3.经常跑马拉松的人容易猝死吗?4.跑马拉松仿佛变成了一种高的运动,原因是什么?5.为什么在跑马拉松的圈子里有一句话是“半马不是马”?6.要怎么样才算的上有钱?靠参加比赛获得名次以赚取奖金;如果是热门的运动而且名词不错,会有很多的赞助商就请你代言并获取赞助费;参加各种的商演从而获取出场费。既然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跑完啊!自己报的马拉松,不训练怎么完赛啊?

1.跑马拉松能赚钱吗

2.马拉松奖金一般多少

3.经常跑马拉松的人容易猝死吗?

4.跑马拉松仿佛变成了一种高的运动,原因是什么?

5.为什么在跑马拉松的圈子里有一句话是“半马不是马”?

6.要怎么样才算的上有钱?

跑马拉松的都是有钱人吗,跑马拉松有钱赚吗

靠参加比赛获得名次以赚取奖金;如果是热门的运动而且名词不错,会有很多的赞助商就请你代言并获取赞助费;参加各种的商演从而获取出场费。

既然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跑完啊!自己报的马拉松,不训练怎么完赛啊?旁人可能只看到运动员训练的苦和累,但其实,真正喜爱跑步的人,会沉浸其中,不会计算自己跑了多少几公里,用了几小时,而是享受流汗的过程,享受被虐后的放松。

而且马拉松也不像大家想象地那么痛苦,尤其是当你奔跑在赛道上,有无数热情的志愿者和观众为你欢呼和加油的时候,当你又饿又渴看到补给站的时候,当你越过终点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挑战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比什么都重要!

跑马拉松能赚钱吗

都是高度自律,热爱生活的人。

马拉松和骑行,一听就是比较高大上的运动,而且一般人如果没有相当够的体力和锻炼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基于这个原因,就可以想到,他们平日里一定花很多时间来进行锻炼,自然而然的自律习惯就养成了。

让我很佩服的女星是陈意涵,她参加过很多次的马拉松比赛,而且都坚持到了最后,这种耐力绝对不是一个星期一个月就可以练就的,三年五载的努力都很正常。她每天坚持跑步,五公里六公里都是小菜一碟,而且不管在哪个城市哪个地域,都阻挡不了她的脚步。

在我身边,有一群热爱骑行的人。这次国庆节,他们就从学校骑到北京去看天安门,历时七天。当然,我也尝试过骑行,但是走了没二十分钟,腿部就感到酸疼,用不上劲。真的难以想象他们平时经历过多少。

不管是马拉松还是骑行,都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是热爱大自然的,他们会深切的享受到骑行旅途上美好的风光景象,还有可能碰到志同道合的骑友,结交难忘的友谊。奔跑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就如同奔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曾经做过马拉松比赛的志愿者,我看到的是他们即使跑的很累,仍然相互搀扶着相互打气,不放弃,我还见过一位残疾女性,虽然比别人少一只胳膊,但是拼搏的尽头足够让人动容。

这些表现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约束,他们希望自己没有白来世上走一遭,想有许多的经历,体验更多的温暖人情。而我与之相比,就很惭愧,每天四十分钟的跑步都坚持不了,真的该好好反思了。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充满对生活的热情,越来越自律。

马拉松奖金一般多少

能。

跑马拉松可以通过参与马拉松比赛赚钱例如:1、赛事奖金:一些大型马拉松比赛会设置奖金,奖励优秀的选手。如果你具备出色的跑步能力,有机会在比赛中获得名次,就可能赢得奖金。

2、赞助和代言:如果你在马拉松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或成绩出色,可能会吸引赞助商和品牌的关注,获得赞助合同或代言机会,从而获得报酬。

3、募捐和筹款:有些跑者会通过参加马拉松比赛来为慈善机构或个人项目筹款。你可以在比赛前设立筹款目标,并通过社交媒体、募捐活动等方式吸引支持者捐款。

4、写作和分享经验:如果你有写作能力,可以通过撰写跑步相关的文章、博客或出版书籍来赚钱。分享你的马拉松经验、训练方法、赛事回顾等内容,吸引读者并获得收入。

5、成为跑步教练或指导员:如果你有丰富的跑步经验和专业知识,你可以考虑成为跑步教练或指导员,为其他人提供培训和指导,并收取相应的费用。

经常跑马拉松的人容易猝死吗?

马拉松奖励因赛事不同而异。

例如,阿联酋迪拜马拉松赛的冠军奖金为20万美元,破世界纪录奖金为25万美元。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的冠军奖金为15万美元,破世界纪录奖金为5万美元。

而其他一些马拉松赛事的奖励可能低于这个水平,例如马拉松冠军奖励总奖金为25.26万元,其中马拉松冠军奖金为12000元,按成绩录取男、女前50名,半程马拉松冠军奖金为6000元,按成绩录取男、女前50名。

菏泽马拉松奖励办法具体奖励为:第1名,奖金10000元,第2名8000元,第3名6000元,第4名3000元,第5名2000元,第6-10名1000元,以此类推,前100名最低奖励为200元。

2023年铁岭马拉松第一名奖金是1万元,第二名是5000元,第三名是3000元。

马拉松概况

奖金是国际上常见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大约有42193米,将全程跑完的话,前三名都是有奖金的,每个地区的比赛规则不一样,所以奖金的额度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跑马拉松的话,全程都会有专业人员跟随,以防作弊。

通常跑马拉松的话,中途会有专门休息的地方,提供运动员喝水、吃东西来补充体能,正常人大概7个小时才能将马拉松跑完,若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那么大概三个小时就可以跑完了,如果体能不好,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有的地区跑马拉松限路程、不限时间,只要将全程跑完就可以拿到成绩和奖牌,但是没有进入前几名的话,是拿不到马拉松奖金的,普通人跑跑马拉松,只能做为项目,不用考虑拿奖金的问题。

跑马拉松的注意事项

长跑后千万不要骤停。在长跑运动过程中,由于下肢肌肉频繁而有规律的收缩,单位时间内流经下肢的血量增加。如果运动后骤停,扩张的血管突然失去肌肉有节律的挤压,回心血量减少,容易造成重力休克,正确做法应该是运动后逐渐递减运动强度,一般持续1-10分钟递减运动为宜。

跑马拉松仿佛变成了一种高的运动,原因是什么?

现如今马拉松是当下热门的运动项目,有很多的人都加入到了马拉松的大队伍中了,这些人有的是普通的老百姓,有的是运动爱好者,有的是企业的老总。年年都会有马拉松的赛事,年年也会有人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猝死。这就会有很多人疑问经常跑马拉松的人是不是容易猝死。

马拉松猝死的案件中,大多是因为心脏突然病发死亡的,也有些是因为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致死。莫科拉博士指出,业内人常用“逆效果”来形容马拉松中猝死的个案,即物极必反,就是过量的追求某一东西,那么最后的效果就会和预想的结果相反。2010年蒙特利尔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经常锻炼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风险,但是如果是是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

有数据显示,国际马拉松赛事死亡率在五万分之一,被视为高危运动。在广州马拉松出现个别猝死案例后,很多人将问题归咎于国人体质的下降,其实并非如此。跑马拉松猝死事件,大多数是心脏病发死亡。

美国心脏学家保罗·汤普森博士指出:“运动不是救世主,但风险很低,好处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总的来说马拉松是一个极限运动,心脏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尝试,运动固然是好的,但不要过量。

为什么在跑马拉松的圈子里有一句话是“半马不是马”?

这是因为马拉松的全程是比较长的,而且加入这项运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公司的领导包括公司高管都参与了这项运动,所以让这项运动才会变得如此高端。不过这样的现象是非常好的,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马拉松,还能够激发部分年轻朋友们的积极性。因为在跑马拉松的过程当中,既能够将自己的压力全部释放出来,也能够很好的让自己交到更多爱运动的好朋友。

马拉松和跑步其实是一样的性质,但是因为跑的路程不一样,所以就有着相应的区别。大多数人跑步的时候会按照自己身体能够接受的程度去给自己制定目标,有些人会跑三四公里,但有些人会以一二十公里为主。马拉松就算是短程,也有个一二十公里,所以自身的体质必须要高,不然可能跑到一半儿都没有力气跑完了。

不过跑马拉松是会非常累的一项运动,既考验大家的耐心、持久力,而且跑完一场马拉松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如果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去尝试一下的,先从短程马拉松跑起,等到自己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再去尝试更长的马拉松。要知道参加马拉松的人员有很多,既有中老年人还会有年轻朋友,另外也会看到其他的外国选手。

不过马拉松对于身体的好处是很大的,但如果不注意跑的时间力度又或者方法,可能会导致身体处于一个过度消耗的状态,那么心脏病、肾衰竭就会处于一个来临的状态。所以希望大家考虑清楚,不要贸然参加马拉松,后果承担不起。因为很多人参加马拉松之后,身体肌肉拉伤甚至遭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尤其在冬季更为严重。

要怎么样才算的上有钱?

你好,我是山水之墨白,一位跑者,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在我们跑圈里确实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半马不是马”,因为半马的强度和马拉松完全不同。

许多人以为“半马不是马”这句话是用来贬低只跑半程马拉松的跑者的,这就理解错了。

半马的强度与马拉松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如果我们初跑者具备了跑10km的水平,那么做一个简单的训练计划,稍加训练就可以去尝试半马,训练周期大概在一个月左右。

而马拉松通常要训练更长的时间,训练计划相对也更加复杂。如果我们坚持训练,中间不偷懒,至少也要训练半年以上时间我们才能去尝试马拉松。

半程马拉松由于距离短,身体对能量的需求没有马拉松那么多,我们可以以较高的心率和接近乳酸阈值的配速维持很长一段距离,可以在能量耗尽之前到达终点。如果你以很高的心率跑半马,通常只会在16 17公里时出现一个小的极点,熬过去就可以了。由于很多跑者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去跑半马,这也就是为什么半马发生危险的概率要高于马拉松的原因之一。

而马拉松距离比半程马拉松长了一倍,看上去是两个半程马拉松加起来,其实不然,通常马拉松对于跑者的考验是从半马以后开始的。半程过后随着身体储备能量的一点点耗尽,体内电解质的减少,以及跑者自身的肌肉水平,耐力水平到达极限,身体平衡会被打破,马拉松后半程跑者将会迎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一般跑者在27 28km、32 36km处会出现“撞墙”现象。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升高,腿软乏力,抽筋,旧伤复发等。“撞墙”到来时,跑者根本跑不动,只能靠走或休息。跑者此时的心理会备受打击,出现悲观,失望,怀疑等负面情绪。等到熬过了“撞墙”期,跑者就又能再次跑起来,心理上又会出现希望,信心,开心,兴奋等正面情绪。

一场马拉松对于跑者身体的考验也是半马所不能相比的,跑完半马以后休息两三天就可以重新跑步。而跑完马拉松至少要休息一周身体才能缓过来。

半马和马拉松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对于跑者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考验大不一样。二者的强度完全不同,所以跑圈里就有了“半马不是马”这句话。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半马不是马,半马有何用?

跑圈中经常调侃的鄙视链大家应该都明白,虽不至于完全属实,但是也确有存在。大概是铁人三项鄙视越野的,越野的鄙视跑马的,全马的又鄙视半马的。其中又不乏装备控鄙视穷跑的,

早间刚开始跑步时,我每次都是3公里,5公里的跑。后来他们就劝我最起码应该跑10公里,我也不是不能跑10公里,只是我自己的身体状态,我最了解,我依然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提高。最明显的一件事就是,跑5公里在群里打卡,再快也少有人夸奖你,但是跑10公里就不一样了,即使不快,也依然被大家恭维一番。

到了具备参赛的能力,报了半马比赛,就会有不少人用疑问的声音问:半马不是马,为什么不报全马?我去,我有能力跑多少,我就报多少,我开心就好。

或是,既然都出去跑比赛了,为什么不报个全马,跑半马不划算。哎呦,我去,全马是划算了,我身体不划算啊。

诸如此类的对话,也经常上演。所以,见怪不怪。

那么半马,到底是不是马?我们都知道马拉松的来源是战时一个叫马拉松的人,为了传递情报奔跑了42.195公里,情报送达后,他却倒地不起。他国家的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距离的长跑。所以全程马拉松才是真正的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是后来增设的。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半马不属于马拉松,但是它却是为马拉松大军储备的主力军。半程的意义不仅于此:

①、半马是多数业余跑者的首要目标。无法一次就完成全程马拉松比赛,所以大部分人选择以完成一次半程马拉松比赛为目标。

②、堆积跑量,为更长距离做铺垫。我们都知道长跑,没有跑量做基础,一切都不是真的。所以每周一个半马来堆积跑量,也是许多大神采用的方法。

③、带动全民运动热潮。跑半马的人还是要比跑全马的人多,有了半马选手的参与,才能让比赛看起来更热闹,规模更庞大。

其实跑圈中的鄙视链不在完全没必要。跑自己的步,不用管别人怎么想。只要自己的身体 健康 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跑马,遵从自己本心就好。互敬互爱,才是我们跑圈应该有的正能量。

主要3个原因。

(1)实际距离来说:

马拉松只有一种距离42.195km,其他都不是马。

半马是21.0975km,

此外还有1/4马,迷你马,

还有超过42.195km的,统称为超级马拉松。

如果半马是马的话,那么1/4马算马拉松么?2-3km的迷你算马拉松?

(2)体感难度来说:

全马的难度,远不是半马能匹配的。更不是两个半程的简单加加,难度有3-4个半程那么多。

半马忍一忍,拼一下,也许总能完赛,

(这也是半马容易出事的理由,训练不足,小看半程,拼的过头,拼废了)

但是全马的话,不是你想拼就能拼的,疲劳,抽筋,补给不足,撞墙......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跑全马的人来说,每个周末LSD,跑个20+,都不是个事。

但是不要说跑个42,就是跑个30都是很累的。

(3)科学补给来说:

虽然不值得推荐,但是的确很多人都有过“0补给,搞定半程”。

但是绝对没有人可以“0补给,搞定全马”。

跑全马,也不是随便弄点补给,吃吃喝喝就可以了,

要想跑的好,需要科学补给,量身定制。

根据出汗量,有计划地喝水,非常重要。

还有能量补给,跑得越慢越是需要认真吃,毕竟时间久啊,消耗也多。

我是一个全马10线超业余爱好者,参加过5届全马了,以完赛为荣,完赛第一,成绩第二。

说下我的看法吧,说半马不是马拉松的基本都是全马选手。 因为就全马业余选手来讲,很多选手真正遇到体能极限是在30公里以后,并且30公里以后是你超越其他选手,取得成绩的关键。 而全马那些30多公里在走路的菜鸟,他的前半程跑到半马的时候,也往往是生龙活虎的。特别是一些没有经过全马系统训练的,或者没有怎么跑过全马的小白来讲,他们不懂得体力分配,往往前半程就把体力耗尽了,后半程就只能勉强维持了。

今年跑了郑州马拉松,跑友群里面因为有企业赞助按成绩给奖励,所以能看到很多完赛选手的成绩排名。 郑州马拉松因为赛道原因吧,很多选手后半程跑崩了,但是他们的成绩单,前半程的成绩都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半马对于全马选手来讲,几乎是不存在难度的。 并且全马选手不用担心后半程体力分配去专心跑半马的话,成绩也能进一步提高。 但是对于不怎么跑步的普通人来讲,半马跟全马一样,都是遥不可及的梦。 打个比方吧,对于普通人来讲,你们县城的首富和世界首富对你来讲都是大富豪,虽然他们之间的财富差距也很大。

半马的确不是真正意义的马拉松。

从距离来看,马拉松全程是42.195公里,而半马只有21.0975公里。

从参赛体验看,一个普通人,通过两三个月的练习,就能轻松在三小时内跑完半马,完成比赛,而即便是一个跑了几年的爱好者,在六小时内无痛无伤完成全马,也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三十公里后会出现什么状况。

全马是极限运动,而半马不是,这是本质的区别。

如果仅仅是为了健身,平时五到十公里,是最适宜的距离。而每次全马之后,你的免疫力都会下降,完全恢复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谁也不敢保证在免疫力低下期你的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进而影响你的寿命。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度追求成绩无可厚非,若把长距离和高速度当做炫耀的资本,就有些浅薄了。

严肃的跑者,应该明白自己不是拿身体搏名次的运动员,所以,会把 健康 放在首位。

作为大众跑者,我们不图跑得更快,但求跑得更久。

在跑步群里很多人都说半马不是马,全马比赛才是真正的马拉松,以前我没有参加过全马比赛,总感觉其他人多跑了几年马拉松比赛,就会吓唬人,我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当我真正开始参加全马比赛完才知道,全马和半马有什么不一样,只有自己切身体会到,才会知道全马的厉害。没有一定的跑量实力,到最后生不如死的感觉,如果你想跑好半马,首先需要跑好十公里,然后再慢慢加量,能够跑到16公里以上的人,基本上跑半马是没有问题的,每个人的肌肉血糖就可以有半马路程的含量,一段人过了25公里配速就会慢下来,就会减速,到30公里就会撞墙,这个时候精疲力尽四肢无力,就会想放弃比赛,所以说每个人跑全马一定要跑长距离,锻炼耐力,至于快慢的问题,根据每个人平时体能,体质,锻炼成绩决定。跑全马比赛就不是你想跑就跑的事情,没有达到一定的跑量,没有跑过长距离,就不要去凑热闹,伤身体,要想参加全马比赛,首先不需要跑长距离,锻炼耐力,能够跑36公里,应该没问题,但是如果想跑出好成绩,就需要锻炼速度,多跑简歇,如果你半马成绩130那么全马成绩发挥好,320左右水平,我以前想的太天真了,总想跑出好成绩,开始就像跑半马一样跑,结果跑到25公里减速了,36公里脚抽筋了只好慢慢跑,后来我反思一下,跑马前没有跑长距离,耐力不够,所以造成了前半成131半马时间,后半程跑了两个小时。吸取教训跑全马比赛前多跑几个长距离,锻炼耐力,做到心中有数,跑步不累。

我是真叫静静,马拉松从其起源和 历史 来说,有且仅有全程马拉松的42.195公里一说,而当今存在的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以及超级马拉松都是后期资本运作的产物。

我们都知道马拉松起源于“希波战争”, 历史 上这是欧亚两洲大国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战争时间相当的漫长,甚至可以用“马拉松式”的战争来形容,50年左右的战争时间让东西方在经济文化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场战争中,波斯人作为入侵方,一直对它附近的领域甚至海岸对面的城邦都俯视眈眈,在入侵并且征服爱奥尼亚地区,毁掉米利都城后,波斯借口说你们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援助了米利都,这就跟我们波斯帝国过不去了,那过不去怎么办,就打呗,于是开启对希腊大规模入侵。

波斯人的第一次在海面上被上天捉弄了一番,其舰队大部分被飓风毁灭,到达陆地上的时候已经没啥重装备部队了,这下又被色雷斯人偷袭,只能撤退,所以第一次波斯人的大规模进军就此打住。

在回去修整两年后,波斯人又大举进攻,第二次远征希腊,这次在海面上一帆风顺,到达埃雷特里亚城后进攻分分钟获胜,之后继续向南前进。在这个埃雷特里亚城和雅典之间是一片海,然后向南前进的那个名字叫马拉松,这个地方就是波斯人即将登录进攻雅典的地方。

对于雅典人来说,这时候就开始紧急动员,准备集结队伍在马拉松这个地方应战,要是顺利的话还能把波斯人在登陆时就扼杀掉,同时雅典还排了一个长跑健将叫菲迪皮茨的人去斯巴达求援。对于雅典人来说,我这地方守不住了,你斯巴达那地方也将会被侵占,所以理所当然认为斯巴达会派兵援助,谁知道两天里面菲迪皮茨跑了150公里到达斯巴达后,斯巴达人给出等月亮圆了才能援助雅典人得回答,那时候距离十五还有好几天,等月亮圆了可能波斯人早就攻克了雅典,所以最后的反波斯战争只有雅典人自己来了,而菲迪皮茨也只能继续回去参与战争。

交战初期的波斯人占据上风,好在雅典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成功挽救败局,并且顺利击败波斯陆军,而在波斯海军方面并没有成功打败雅典海军,最后雅典人大胜,波斯人只能撤退,这时候在这个叫马拉松的地方获得胜利之后,军中派这个俗称飞毛腿的菲迪皮茨回去城里宣告胜利的消息,只是跑到城中刚把胜利的消息说完,这个人就突然没了呼吸,因为跑的距离约为42.195公里,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个地名和距离结合起来俗称马拉松长跑,这也就是马拉松的起源。

之后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马拉松在第一届奥运会之后开始广泛发展,从美国的波士顿马拉松之后,各国家各大城市也开始流行举办马拉松,这些举办的城市最初的目的都很单纯,包括纪念菲迪皮茨啊,包括打造城市名片啊,包括提高人民信仰啊这些,当然这些是在城市角度来说的。

对于承办者来说,马拉松发展到后期,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但是42.195公里并不是一个短距离,并不是每个跑步爱好者都能完成马拉松,这些承办者的本质是为了赚钱,目的简单而纯粹,想着人多参与这个运动才能有更多的利益啊,所以就在距离上动了小脑筋,于是把马拉松距离的一半设置为半程马拉松,并且在后期还发展到包括迷你型马拉松,虽然都有马拉松的字眼,但是有了前缀的也只能说是马拉松的衍生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马拉松。

上述是从 历史 何其意义上来说马拉松,这一点半程马拉松和这个 历史 以及意义丝毫不沾边,但是和承办方的利益有所关联,所以“半马不是马”。

从生理承受能力上来说,半马不是马也情有可原,一个能够在5个小时以内轻松跑完全程马拉松的人,这个轻松的程度我理解为跑完第二天腰不酸,腿不疼,能正常走路那种,这种人一般能够连续两天甚至三天轻松跑一个半马距离,但是一个能够两天或者三天跑半马的距离的人,如果没有完成一个30公里以上训练,极大可能不能完成自己的马拉松。

在我们刚刚开始跑步的时候,都会存在这种误解,自己轻松跑完十公里,会觉得跑步也不过如此,那马拉松区区42.195公里也就是四个十公里而已,实际上拥有这种想法会在一场毫无准备的马拉松过程中学到一门深刻的课。

半程马拉松和马拉松虽然都带马,但是对于我们身体极限来说,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全马基本会让大部分人怀疑自己也会让审视自己重新认识马拉松,但是半马很少出现这个情况。

当然,虽然说“半马不是马”,但是在危险程度上来说,“半马胜似全马”,在国内各大赛事出现事故的情况来看,半马出现的个体数远远多余全马,这个说法也许受到参与人数总量影响,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跑友对于半程马拉松存在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它不是“马拉松”,实际上在怎样,它好歹也带了一个“马”,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 健康 完成每一个马拉松,不管是半马还是全马。

半马和全马差距非常大,试想当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马21公里之后,马上又把另一个21公里放到你面前,那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压力,跑过半马的朋友大多有这种体会,所谓 「半马不是马」所言非虚,半马和全马差距是巨大的。

01全程马拉松是挑战人类运动极限的最典型运动

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对跑步来讲42公里是一个巨大的行程,有很多人跑几百米就喘成了狗狗,不要说跑42公里了,对多数眼里马拉松42公里就是个天文数字,这需要超人的体力和耐力,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同寻常的毅力,马拉松是挑战人类运动极限的最典型运动。

02半马和全马不是一个概念

在跑步进阶的过程中,当你克服了3公里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5公里,克服5公里之后,就离10公里就一步之遥了,当一个人能拿下10公里,那么他跑半马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这好像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一个人如果征服了半马,从实际情况来看,半马距离跑全马还有巨大差距,这差距对很多人来讲甚至是不可逾越的,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03半马是健身跑步的极限距离

如果一个人的跑步极限是半马,那证明他所做的跑步训练,一定不是针对马拉松的跑步训练,因为半马是低强度跑步训练的极限距离,比如一个40岁以下成年人,如果他坚持跑步一年以上,积累了500公里以上的跑量,单次跑步能达到10公里,那么他尝试一下低速跑半马,多半是可以成功的,但这个距离多半已经到了极限距离。

04专项训练的差距

跑全马的人往往接受了针对于马拉松的各种专项训练,比如间歇跑、腿部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呼吸训练、lsd跑训练等,普通的跑者很少进行这么专业化的训练,他们往往是通过累积跑量来提升跑步水平的,在专项训练方面是涉及不多的,这是半马选手和全马选手实力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

05协调性的差距

半马选手和全马选手还有一个差距就是协调性的差距,协调性在跑步中至关重要的,协调性来自于正确的跑姿和给力的核心力量,全马跑者不仅会具备出色的力量,他们往往更具备出色的协调性,良好的协调性让跑步既轻松又省力,所以有时候协调性比力量的作用更大,半马跑者在力量方面比较容易和全马跑者的拉近距离,但在协调性方面的差距是很难短时间消除的,因为协调性往往有天赋的成分。

结束:

半马和全马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半马之内的跑步还处于健身跑步的范畴之内,而全马跑步则是进入了挑战身体极限的范畴之内。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关注我,或点赞回复,谢谢!

我是深刻体会半马不是马的含义。

之前跑了四五次半马,都能轻松完成。我月跑量也就是100-150K,每次就是5-10K,跑半马一点问题没有。

就前天跟跑友一起跑了一次超马52,成都三环路。34公里之后直接崩了,跑跑走走才完成。之前为自己制定的战术是630配速巡航,哪知道照样崩,感觉岔气,心率下不来。半马距离全马真的不止一倍那么简单。没有250K的月跑量别跑全马。

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7胡润财富报告》(Hurun Wealth Report 2017),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九年发布财富报告。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读一下。

一、什么叫有钱人?

在今年的《胡润财富报告》中,胡润把富人的财富分为了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资产在600万(净资产)以上的家庭,其实这类人群根本算不上富豪,600万这个数字也只是根据国外一百万美元这个标准换算而来,按照现在国内大城市的标准,算上房产以后600万也就刚刚算得上“小康家庭”。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1月1日,大中华区600万资产家庭数量已经达到460万,比去年增加27.4万,增长率6.3%;除港澳台之外,中国大陆地区600万资产家庭数量已经达到362万,比去年增加24万,增长率达7.1%。

真正算得上有钱人的是以下三个层次:千万资产、亿万资产和3000万美金资产。

根据胡润的财富报告,在大中华地区,拥有千万净资产以上的家庭才可以划入到“高净值家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钱人。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1月1日,在大中华地区拥有千万资产的家庭数量已经达到了186万,比去年增加14.7万,增长率达8.6%,其中拥有千万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94.8万;除港澳台外,中国大陆地区拥有千万资产的家庭数量达到147万,比去年增加13万,增长率达9.7%,其中拥有千万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74.9万。

胡润把拥有亿万资产以上的家庭称之为“超高净值家庭”,按照胡润的标准,这部分人基本可以称之为富豪了。报告称,大中华地区拥有亿万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2.1万,比去年增加1.2万,增长率达10.5%,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7.1万。除去港澳台,中国大陆地区拥有亿万资产的家庭数量接近10万,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接近6万。

最后一个级别是拥有3000万美金以上的家庭,称之为“国际超高净值家庭”,这个与胡润之前提出的中国二线城市1.7亿元的财务自由门槛倒是比较接近。报告称,在大中华地区拥有3000万美金以上家庭数量达到7.9万,比去年增长11.8%,其中拥有3000万美金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达到4.8万。中国大陆地区这类家庭的数量达到6.5万,比去年增长13.3%,其中拥有3000万美金可投资资产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3.9万。

总之一句话,过去一年,高净值家庭(有钱人)总量的增速比GDP要快很多,而且资产越高(越有钱)增长越快。

二、有钱人都在哪?

搞清楚了什么是有钱人,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有钱人都住在哪里?

按照城市算,北京依然是拥有最多有钱人的城市,其次是上海、香港、深圳、广州。有钱人都往北京聚集,房价能不高吗?

以下是大中华地区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城市分布前十名的城市。

按照地区算,广东连续第二年成为拥有最多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的地区,比去年增加2.8万,达到26.8万,增幅11.7%。这也是北哥之前推荐大家关注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的原因之一,看过之前文章的朋友相信会有印象。

如果按照人群密集度来算,香港是有钱人最密集的城市,每34个人中就有一个千万资产高净值人士,北京排第二,每83人中有一名千万富翁,而整个大陆地区是每940人中有一名千万富翁。香港同时也是亿万富翁最密集的城市,平均每600人中就有1人是亿万富翁,台北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三。三、有钱人都是干什么的?

根据《胡润财富报告》统计,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大致由以下几类人群构成。企业主 55%

企业主,也即是我们俗称的老板。这部分人占比高到55%。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180万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20万以上的车和价值200万以上的住房。金领 20%

金领主要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他们拥有公司股份、高昂的年薪、分红等来保证稳定的高收入。这部分人占比20%。他们财富中现金及有价证券部分增长至20%,他们拥有5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价值50万以上的汽车。炒房者 15%

炒房者主要指投资房地产,拥有数套房产的财富人士。这部分人占15%。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90%,现金及有价证券占比5%。职业股民 10%

他们是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30%。职业股民平均拥有450万以上自住房产,200万以上投资性房产和价值50万以上的汽车。

有钱人当中超过半数是企业家,这一点都不意外,但是另外两个数据让我们“眼前一亮”。

一是炒房者,大家都知道去年房地产经历了一波大涨的行情,拥有房产的家庭资产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是炒房者竟然成为了一类专业人群,而且还出现在这么高规格的榜单中,这个让北哥很意外,不知道胡润对炒房有没有清晰的定义,如果说拥有两套或者三套房就叫炒房者的话,未免有些武断。

二是职业股民,在千万富翁中占比竟然超过了10%。关于这点有两个疑问,一个疑问是对职业股民的定义,胡润对职业股民的定义是“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但是否拥有股票资产就算职业股民;第二个疑问是有钱和炒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因为有钱所以炒股,还是因为炒股所以有钱?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两点也正好代表了中国富人财产投资最大的两个市场——房地产和股市。四、有钱人怎么花钱?

今年初,胡润发布的另一份报告《2017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平均年龄约为38岁,他们居住的房子平均为240平米,年平均消费占平均财富的3.4%。跟普通人比起来,这几个数字都是比较拉仇恨的。

千万富豪的日常消费结构中,旅游占比最高,达到28%,孩子教育占比23%排名第二,日用奢侈品以20%排名第三。骑马、冲浪和帆船是富豪们未来三年最想尝试的活动,第四是艺术品收藏,第五是滑翔伞,其他还有马拉松、攀岩、蹦极和辟谷等。不得不说,这些爱好大部分都是比较费钱的。

报告还显示,富豪们最想拥有的是“健康”,第二是家庭生活,第三是时间,再次是学习机会,接下来才是物质财富。他们普遍认为工作压力、熬夜和饮食不规律是导致不适症状的三大原因,平时会通过SPA、推拿、足疗、运动等方式减压。而跑步、高尔夫和游泳是男性富豪最青睐的三大运动方式,其次是登山。瑜伽和跑步是女性富豪最青睐的两大运动方式,其次是游泳。看来,有钱人比没钱人更加关注健康是毋庸置疑的,难怪大家都说有钱人更惜命。

文章标签: # 马拉松 # 半马 # 全马